Daga 02.jpg
蛤刃介紹與研磨

到現在都不會磨刀,對刃角的認識也欠缺多多,經過扒文後發現這一篇文章讓我對蛤刃有了基礎認知,經過整理後轉貼上來分享。

 

下載次數:17

 

1.jpg
蛤刃(蚌刃)是個人很喜歡的一種研磨方式
相同的刃角,蚌刃比起V磨有更小的阻力,因此在切割能更省力,在砍劈時更明顯。
一般的市售刀,因為成本考量,比較少用蛤刃磨法。

 

很多人覺得蛤刃研磨麻煩,所以不喜歡蛤刃。
蛤刃磨法是較麻煩,但是用一般磨石也是可以磨出來,難度也不會很高。


上圖一為一般V磨,再V磨的第一研磨線(1)上,再磨掉適合角度,就成圖二。
再圖二的兩道研磨線(2.3),如法炮製,變成圖三。
圖三其實有4道研磨線,但是已經接近弧度,用手摸也幾乎感覺不到,磨到這樣已經是不錯的蛤刃了,如果要精益求精,可以再研磨下去。(難度便更高,且效果提升有限)
蛤刃的確比較難磨,若是在野外呢?因為環境問題,好磨的刀有其優勢,這樣還要選蛤刃嗎
?
圖四是鈍掉的蛤刃,在野外的話,只經歷一道研磨的蛤刃(圖五),雖然研磨角4比起原先(圖三)雖然大了點,阻力略大,但是相對V磨圖一,阻力還是更小。而且只經歷一道研磨,所磨掉的比起鈍掉的V磨部份,更少。

所以,野外的任何地方抑或是不能多花時間磨刀的場合,非常適用。

2.jpg

 

 

 

為什麼蛤刃可以在相同的強度,達到更好的切割力呢?
上圖就是小地化的粗略受力圖。
先說明一個觀念,切割一樣東西,刀刃最尖端的受力,並不是最大的。
絕大部分受力的地方,是尖端外的接觸地方,也就是與切割面垂直的投影面積。
像是要切蘋果,一把2MM厚的廚刀,會比6MM的刀好切,省力,既使6MM刀可輕鬆剃毛。(如下圖1)
3切.jpg
所以刀刃的厚度以及研磨刃角,都是影響阻力的主要原因。

圖下圖2
一個是刃角較大刀較薄的半V磨,另一個是刃角小刀較厚的全V磨。

第一個狀況,切入不深(未及研磨線),全V磨因為刃角小,一定較省力。
第二狀況,雖然全V磨刃角較小,但是受阻面積大,所以兩者施力應該差不多。
第三狀況,全V磨刃角較小,但是受阻面積遠大於半V磨,小刃角並沒比大刃角省力。

4切.jpg

 

阻力比較。
下圖一:刀切入物在"4號研磨角"前,蛤刃與V磨是相同的阻受力。
下圖二:刀切入物在"1號研磨角前",蛤刃的阻受力會比V磨小很多。
下圖三:刀切入物超過刀刃,蛤刃阻受力比起圖二略多一些,V磨同圖二,但是蛤刃還是小於V磨。

5蛤刃_阻力.jpg

問題~

 

 

 

 

大哥,MS蛤磨出來的刀刃圓弧形的刃面比V磨出的直線形刃面更大,受力面積更大吧!

 

不能隻看面積,若是看面積,也要看與物體接觸的剖面積,如果刀切入的刀刃相同厚度,基本上算相同的施力面積。
但是V磨的研磨角卻未產生大大阻力,蛤刃就是為了消除研磨角產生的研磨法。
如果把它想像成流體力學,會較容易理解。
阻力的產生不光在於施力剖積,還有角度與弧度。
自己試過不改刃角的狀況把刀磨成蛤刃,切割與砍瓶子會省力很多。
以下圖片是別人測試數據。

6convex.jpg

(紅色是測試區域(可以相向切入物體處),數字是阻力)
左邊就是V磨,右邊是蛤刃

切入剖積蛤刃比V(切的更深),但是阻力卻比V磨小。

 

網友問題~

 

 

不太理解。從上圖看,半平磨與凸磨的比較不公平啊,在一個半平磨的基礎上再磨掉一些,改成凸磨,刃變薄了,當然切割力更強了。要比較為何不從凸磨起始處就開始高位平磨。

 

如果從凸磨起始處就開始高位平磨,這樣刃角會變小,切割力的確會比原本的V磨強,但是小刃角,強度就低。
而蛤刃主要目的不是要讓刃變薄,而是要除掉研磨稜角,降低切割阻力。
由上圖可以理解,有弧度的蛤刃,比起相同刃角的V磨,即使切割受力投影較大,阻力依然較小。

A8.jpg
網友回應~

 

砍刀推薦這種研磨,劈砍效果真的十分好,實踐中也覺得凸磨比V磨更好

 

網友回應~

 

在研磨線等高的情況下,當然還是V磨受力小!

但樓主通過打磨圖一中的1型刃(V刃)研磨線處的棱角,使得研磨線提高,得到了圖一中3型刃(蚌刃)

在實際切入中,切入較淺時(低於1型的研磨線),當然還是1型省力,但隨著切入的深入,蚌刃開始比1型省力,蚌刃的研磨線越高,省力越明顯。

但如果提高1V刃的研磨線,會使角度變小而強度降低,不可取。這就是蚌刃的優勢所在!

A9.jpg

 

網友西風疑問~

 

哈哈,樓主你也太麻煩了點吧,很多人如果沒有定角器磨刀,加上磨刀時控製不了刀片角度的一致性,隨著上下晃動,也很容易磨出這種刃來,十幾年前我就經常磨成這樣的刃,現在隨著手上力量的增大和技術上的有點提高,基本上能磨成V

 

答覆:

 

蛤刃跟凸磨是不太一樣。
凸磨很明顯,就是有凸出弧度的研磨法;蛤刃是為了降低阻力而生的研磨法,主要是為了消除研磨線,讓刀面更平順,阻力更低的研磨法
嚴格來說,蛤刃是凸磨的一種,不等於凸磨。

A14.jpg

西風提到的手不穩而摩出的凸磨,我相信這每個人的磨刀歷程都會有遇到。
而會造成這種凸磨,主要是因為手不夠穩,磨刀時角度不一製造成的。
通常這樣的磨法,刃線位置一樣,而刃角較大,研磨線還是很明顯(如下圖右)
使用上,更不鋒利(刃角更大),阻力沒明顯減小(研磨線還是很明顯)
這樣還不如V磨。
所以要磨蛤刃,最好還是一道一道來,不可用磨刀時的轉動角度(除非真的技術高超,如同日本磨刀老師傅)

7刃.jpg

 


是否可以這樣理解:蛤刃是將鋒線及其附近打磨成圓弧,而在刃線附近仍然保留V式打磨的效果;凸磨則是將鋒線和刃線之間完全打磨成圓弧。

結論:流線外型在固體中運動阻力較小。

 

那是不是凹磨更好呢。砍入一定深度後,凹磨接觸麵更少,阻力很小。而且刀刃不是很薄,有利於保持。

8凹磨.jpg

答覆:如果有用過凹磨的刀砍過數次就可以知道(砍刀更是明顯)
凹磨的刀很容易出現咬刀

當砍竹子或是施力方向不對,刃口很容易歪。

 

 

 

網友說:還沒擁有過蛤刃研磨的刀,不過見過一個老外的刀子,很pp貼個圖大家看看~~

daga_2g.jpg

網友小磨麻油回應~

 

 

 

偶能理解樓主說的意思,偶的一些本來是平磨的折刀,因為小刃打磨過多次後,小刃根部的厚度就慢慢地變得比以前厚了,為了刀子使用起來切割得更順利更輕快,偶把小刃部位的小V磨改成凸磨了——偶將這個形式叫小凸磨,以跟那個刃很厚的,比如斧子的凸磨以示區別。這樣刀的實際刃角沒有什麼改變,則強度等也不會變弱,但小刃後的棱角特意磨掉後,阻力少了,這樣切割起來會爽得多,這種磨的方式偶是從多年前看過戚繼光的一句描述戰的刃的形態的話得到的靈感,那句話是無肩乃利。偶自己的理解肩是指刃兩邊的凸起的棱,這兩個棱是會造成砍削中的阻力增加。把肩去掉,則砍削就會更加順利。當然他是說戰刀那類的砍刀的,不過怎麼說的都是刀,道理是相通的,拿到切割的小刀身上,也是一樣的。

0H20A332-1.jpg
不過好像論壇上有些刀友雖然看過一些刀書,還是有做功課的,但有時又太拿書本說的當聖旨一樣,比如書中介紹到凸磨,一般情況下是比平磨凹磨的刀強度大,但切削阻力會相對大些的,但有刀友就將這個當成通例,凡是凸磨必是厚,跟平磨凹磨比必是鋒利度不夠,這個也太沒自己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了吧?所以偶就發現有些刀友理解不了樓主說的。

9b456b95e6822b2f.jpg

 

網友回應~

 

蛤刃應該是為了在不增加切割阻力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刀刃的強度,避免崩刃。
所以劈砍類型的刀具很多都是這種開刃方式。但是加工成本比V磨高很多,所以更貴。


看看木工斧頭和劈材斧頭就知道了。蚌刃關鍵是能承受更大的衝擊力。V很鋒利,但不如蚌刃強壯。但兩者鋒利度都好於馬刀刃,強壯都好於凹磨。

A3.jpg

 

 

網友回應~

 

我覺得強度和阻力存在多種妥協方式和側重。
蛤刃是其中一種。
刀劍、傳統菜刀多是蛤刃,現在的多是平刃,是因為蛤刃加工量大,還是換用了機器代替了不夠穩定的人手?
比如下圖中蛤刃與平刃的比較,是在刃角、阻力、強度各方麵的一種妥協。如果既想要強度又想要較小的刃角,是不是平刃C是個不錯的選擇?
蛤刃B如刀劍強調強度,蛤刃A如菜刀強調鋒利。平刃c僅是二者平衡。不知這種理解是否正確。

11.jpg

 

A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