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街瑠公圳支流遺址~懷舊之旅()


 


 


夜來曉夢忽還鄉~那天晚上~居然就夢見溫州街舊時的景況,經過上網查詢溫州街的情況~這才瞭解當年家屋後的小溪~原來就是瑠公圳的支流~更發現兒時玩伴方聖臨家門前的水溝,如今已經整理變化成美麗的支流遺址~於是約了玉明姊及玉蓮妹偕喬麗前往溫州街進行懷舊之旅~小兒子梅軒好奇也跟隨前往~


 


先從和平東路溫州街口~排隊美小吃開場~溫州街蘿蔔絲餅/蔥油餅/蛋餅/豆沙餅


六月初約了玉明及玉蓮,自青年公園門口接了她們倆,直接走師大路右轉和平東路,前往網路上看到傳說中超好吃的「溫州街蘿蔔絲餅」,原來就在溫州街巷口,沒想到已下午一點多,這間蘿蔔絲餅小攤子,排隊人潮還是不少呢。而且排隊的人一買就十幾二十個蘿蔔絲餅,為了享受美食,祇好花點時間跟著排隊啦。


 


溫州街口的這間小攤子,只賣蘿蔔絲餅、蔥油餅、豆沙餅、蛋餅這幾樣東西,價格很便宜,大約25元左右。在物價不斷上漲的時候,以這樣的平價價位享受美食,實在划算。在經過幾十分鐘的等待,在咬下熱騰騰剛起鍋的蘿蔔絲餅後,還真有種感動的感覺。餅裡塞得滿滿的蘿蔔絲,一口咬下時除了小要心燙口外,還得小心有湯汁。蘿蔔絲吃起來很鮮甜,加了些許的蔥花當內餡更提味了很多。而餅皮煎得剛剛好,香香脆脆的停不了口,不愧是這家店的招牌,是屬於古早味的美食。



    



(向熊先生及魚小姐借幾張美味可口的蘿蔔絲餅來拍照)




將車停放在溫州街巷口成衣店前,趁老姐排隊買餅時進店閒逛,從背景可以清楚地看見,當年路旁的老樹依然綠意昂然地矗立在溫州街上。接著買了四杯咖啡及飲料,順著路來到溫州街三十巷與辛亥路的交叉口,在清風徐來的公園裡,坐在冰涼的大理石椅上盡情地享受蘿蔔絲餅的鮮美滋味。


     



      



上圖辛亥區里民活動中心的位置,大概就是原來38巷舊家的所在處,當年小溪(瑠公圳支流)即從45巷流經白靈公廟後面,再順流三十八巷至泰順街39(如),所以出現了一戶人牆三個門牌的奇妙景況(如圖)。 


 

 









~與姐妹靜坐公園一角~攜帶了時光的美味~品飲著濃郁的懷念~回憶著兒時情趣~


   


溫州街三十巷十餘戶住家,多半未拆遷,僅大廚房及廣場左邊從包明家到三十八巷(含後面的臺灣人村子)全數改建成辛亥路,公務員人力發展中心的圍牆已拆除並整建成楓樹步道,這一小段路走起來可真舒暢、美麗又悠閒。







   


   










(兄妹們都認識這幾顆樹)




(這條綠蔭大道美麗舒暢)




(公務員人力發展中心週邊的景觀道路)




(美麗的地標)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