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日本刀的感覺,真是令人又愛又恨!
年少輕狂之時,曾經擁有過一把純正的日本武士刀,猷記得當年在溫州街舊宅的小閣樓上面,隨意拔刀出鞘玩樂之時,順手就將天花板劃開一條粗縫,接著拿它來試削鉛筆之時,更驚訝如此厚實的一把武士刀,其鋒利度居然比幼年時期的超級小刀還要鋒利!
就此之後,日本武士刀從此在我的腦海裡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中之後從軍樂,畢業之后玩的已是真刀實槍,也沒機會再接觸到武士刀了,接著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忙碌著,努力不懈地為自已的人生目標奮鬥。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就已兒女成長,到了解甲歸田之後,在一個偶然的機遇裡又點燃了男人愛刀的火苗,就此便像星火燎原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再回首,日本刀已不是當年我所知道的武士刀了!年青時只知純正日本刀及土製武士刀倆款,上網路去查看后,才知道已武士刀已演變成為完全搞不懂,且又博大精深的日本刀工藝了,所以我說對於日本刀的感覺,真是令人又愛又恨!
醉美櫻花雪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也是大和民族的精神象徵,日本人之所以酷愛櫻花與其社會文化背景有著密切關係。
日本人認為櫻花是生命最重要的象徵〜【寧願短暫,只要燦爛】〜
與其大和民族的武士道精神相連,櫻花的瞬間開放、瞬間凋謝
就如同武士的【視死如歸】
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死亡是美的化身,它和肉體與靈魂和諧地融於一體,猶如櫻花殞落時的璀璨悲壯的景觀,令人神馳。
另外,日本也將【鯉魚】視為武士的象徵,在受人宰割時,能夠堅毅地忍受,一動也不動,直到死去。
武士視【切腹】為一種榮耀,是一種值得讚許的表現,所有忠實、勇敢、守信、守義、崇尚簡樸、有禮等等之形象,都是傳統武士道的表徵。
對於四年級生的同學來說,日本武士刀及武士道精神,或許是我們這一代,比較熟悉及容易接受及模仿的吧!
淒美武士道
武士道是源於封建社會,為【主從關係】的副產品,有權有勢的貴族,訓練一群武士來保護或擴大自己的勢力,以強力的主從關係結合而成的武士,從小集團慢慢聚成極大的特殊武士階級。
武士對於主人的提攜,多報以誓死效忠,至死不渝之情。正因如此,當武士們未能完成任務而令主人蒙羞時,或是主人賜予一死時,必以切腹,來表死前的最終忠誠,一死以謝天下之意。這是我所了解的武士道。
日本武士追求如同櫻花般的燦爛死亡的美,的確讓人覺得淒美!
我欣賞他們對於武士道精神的執著,堅毅不拔,對於信念能夠視死如歸,的確高尚;其實,在我心底深處,我也欲追求如此的境界,一般人對於死亡總是有一種恐懼感,而他們卻能死的堅忍、死的堅貞,讓人十分敬佩。
日本刀工藝
【日本刀歌】
昆夷道遠不復通
世傳切玉誰能窮
寶刀近出日本國
越賈得自滄海東
魚皮裝貼香木鞘
黃白閒雜瑜與銅
百金傳入好事手
佩服可以攘妖凶
上面詩作為宋朝文人歐陽修所做,詩中看出早在日本平安時代後期(西元1160年)日本刀已經廣泛的被中國所認可並成為古人心目中爭相擁有的精品。
日本刀鑑賞
2015吉羊年初,梅莊幸得刀友讓藏之日本短刀,即趁此機緣二度至蘆洲拔刀道三段且收藏日本刀經驗豐富的達人【陳氏兄弟】處去學習日本刀鑑賞知識。
這倆位日刀達人所收藏的古董刀劍,無論是在品相的完整、鍛造的技術、淬火刃紋的驚艷、刀刃研磨的等級,以及裝具的藝術等方面,在在都是萬中選一的精品頗具收藏價值與增值性。
日本刀工藝
鑑賞日本刀達人的收藏刀具之前
考量應該還有許多跟我一樣對日本刀不熟的冰友們,為了鑑賞分享便利,在此首先引用【吳鉤霜雪】前輩的大作,將日本刀的各部名稱稍微介紹一下,以達溫故知新效果。
日本刀種類
鑢目(やすりめ,Yasurime)指的是刀工在莖上刻下的紋樣,為的是增強摩擦而使刀柄不易脫落。
今天之前我一直不瞭解刀莖上刻的這些紋路有何意義呢?
讀書後才瞭解,原來鑢目這個地方也是鑑定日本刀的重要點,因為鑢目的樣式是按地方、時代、流派的不同,刀匠所刻的鑢目也有所不同,它是日本刀鑑定的一大根據。
日本刀的刀背通常會呈隆起狀,稱為《棟》(如上圖)。
刀身側會有另一個稜線,稱為《鎬》或《鎬筋》。
在鎬的上半部刀身側稱為《鎬地》,下半部稱為《地》或《地鐵》
顧名思義,【地肌】看的就是《地》這個部位的紋理了。
在《地》的下面接近刃口(日本刀叫做物打)的部位,有一片如煙如霧如泣如訴的地帶,那就是傳說中的【刃文】了。
【棟】與【鎬】的刀身幾何構造,當然是為了加強刀身強度而出現的設計。
一把【打刀】(katana,就是俗稱的「武士刀」)長度二尺有餘,重量只有大約950公克左右,可以想像,如此細長的條狀金屬物質,要用來進行激烈的打鬥,必然要面臨《變形》的考驗。
日本刀篇中有關提到的鎬造,與棟、鎬筋一樣,都是為了避免刀身變形(也就是增加刀身強度)而產生的刀身幾何設計。
別笑我!上面這張圖之前對我而言,簡直跟天書沒倆樣呵!
現在已漸漸看懂啦!
刀尖與橫手
像武士刀一把這樣長形的兵器,有道是《一寸長,一寸強》,要善用長度的優勢,實戰上刀尖的使用率是最高的。
日本劍道,威力在一砍一劈,砍劈之於刀尖分寸之地,使得刀尖比諸刀身其餘部位,都面臨更大的變形甚至斷裂的風險。所以日本刀的【切先】部位,也有特殊的刀身幾何構造來增加刀尖強度。
在刀尖與刀身之間的那條界線【橫手】(或稱《橫手筋》),就是加強刀尖強度的刀身幾何設計。
有關日式刀尖的介紹,請參考下圖
刃文
刃文就是處理出與地鐵不同的鋼鐵結晶組織而形成的色澤獨特的部位
刃紋是隨著讓刀刃作得更堅固的燒鍊技術而產生的紋樣
刀匠將一種叫燒刃土的粘土塗在打造好的刀身上,然後用竹的刮片只將刀刃部份的土刮薄,隨著這去掉土的手法的不同,就決定了讓刃紋成為直紋,或者成為亂紋等形狀,這個步驟叫做取土。
在土剛好乾的時候把刀放入火爐,將刀身進行適度的燒煉後沁入水槽。這個步驟叫做燒入,被說成是最需要技術的階段。
刃紋有許多種不同的線條花樣,即使在直紋裡面也有細直紋(氣結成的紋)和寬直紋等等。
亂紋裡面有小亂,丁子,重花丁子,蛙子丁子,互目,肩落互目,三本杉,灣,濤瀾等等各種不同花樣的刃紋。
醉美櫻花雪
閒話表過,請賞刀吧!
蘆洲昭和御刀房
因為圖多殺貓,所以先寫綜合篇
接下來再找機會一一拆解
蘆洲昭和刀坊日本刀工藝之美
日本刀工藝《1》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