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jpg

【離苦得樂】是錯誤的觀念!

1-1.jpg

普濟寺的機緣

説走就走,臨時邀約姐妹們來到北投普濟寺,巧遇慧明法師講道,聽了生活禪之后,我居然與法師論道,喜獲開示與頓悟。為何有這段機緣,且聽我慢慢道來。

緣起

去歲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之時,大家都被封鎖在室內閉關,在人心惶惶的艱難時刻,每個人都想外出去透透風,尋求安定心性。

這天,送孫子們上學之後,就是想外出走走,臨時起意邀約姊妹之後,並未有具體的目的地就先開車出發了。

1-2.jpg

 

 

開車隨意往著淡水方向時,想說北投地熱谷逛逛好了,來到北投附近都無處可停車,就往地熱谷附近山上開去,山路邊剛好有個車位,停好車,瞧見路旁是【普濟寺】,就先上去尋幽探訪。

1-3.jpg

1-4.jpg

1-5.jpg

【普濟寺】

北投普濟寺,全名靈泉山普濟寺,舊名鐵真院,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北投區林泉里的佛寺,由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員工捐款建立,大正五年(1916年)1月落成。此寺創始時屬於禪宗臨濟宗妙心寺派,後歷經宗派更迭,列為直轄市定古蹟

1-6.jpg

百年日式建築,坐落於北投溫泉區,樸實無華,清靜幽雅,來到此地就像是進入世外桃源,內心昇華進入一種寧靜愉悅的感受。

1-7.jpg

從大殿左邊續往前行,過百年樟樹之後,景色豁然開朗,轉角處突見一名老者正對一位遊客講解普濟寺的特色建築(誤以為)

1-8.jpg

1-9.jpg

1-10.jpg

我們與老者禮貌性微笑頷首點頭致意,就繞過他們二人,正與姊妹們拍照聊天之際,突然被老者喊住說道,我正在講解佛法悟道,難得機緣,妳們要順道聽講嗎?

3.jpg

3-1.jpg

【與慧明法師的機緣】

各位冰友啊!

真是誤會大了!

我以為是導遊或志工的人…..

等我聽完並與其抬槓之後,才請問老者是何人?

他請我上網去查一下慧明法師便知

我非佛門弟子還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如何結緣的趣事呢?請繼續看下去!

3-3.jpg

【慧明法師開示】

面對這位老者邀約聽道,我與小妹玉瑄很認真的聽講,二姊玉明與喬麗則無心聽聞,就逕自走開到旁邊賞花尋幽去了。

3-2.jpg

初時聽講時,老者是用台語講道,我是鴨子聽雷,聽沒!

於是禮貌的請他用國語講道,此時,我還是不知道他是誰?

聽他講完順境之樂與逆境之苦等等之後,我問了他四個問題(我真是喔..搞不清楚狀況?)

  • 人生順逆之時是否有先後之序?
  • 為何有人特別苦難?或是一生順遂?
  • 如何離苦得樂?
  • 死後是否有知?

1.jpg

沒想到,平地一聲雷!

離苦得樂

但聽法師說道:離苦得樂,這觀念是錯誤的!

5.jfif

這句話震撼了我!報章雜誌,佛學、哲學,甚至電視媒體全都是這樣說啊?

居然是錯誤的觀念!我一下就給矇了!

老者接著說道:(附註,我是事後才請問他是誰?)

慧明法師:

3-1.jpg

生命是平衡的

人生是平衡的

快樂與苦難是一起的

順境之樂與逆境之苦,都是人生必經道路

如同身體的平衡作用

不能只有一邊,那就失去平衡,必然歪斜了!!

6.jpg

樂↓苦

苦樂是各佔一半,各有體會與領悟,人和宇宙才能平衡,平衡才有安定、平安才能得樂。

7.jpg

慧明法師繼續說道:

離苦得樂的觀念是錯的

如同這次疫情就是苦難

苦與樂是共存,不可能排除一方。宇宙是和諧的,要能平衡如同人的身體,缺少了一邊,都會造成身體不平衡,導致傾斜。

8.jpg

人生順逆是常道,參透人生,同甘共苦,就能真心微笑。

以同理心、感恩的心去體會,就會心靈富有。

面對病痛之時,有了正確觀念,讓生命充滿希望,日子就會從苦澀中漸漸醺聞到一股幽香。從內心升起知足與感恩,所得到的是自在、歡喜,面對逆境人生從容以對。

9.jpg

結善緣、種福田。有善緣、來道場,學習佛法,擔任義工,廣結善緣,歡喜布施,忙的快樂,做的歡喜,精準的走在菩薩道上。

10.jpg

直到此時刻,我才覺得老者講的太有道理了。這才請教尊者大名,如何稱呼?

老者才請我自行上網搜尋【慧明法師】。

10 (2).jpg

11-1.png

台灣慧明法師

一、 出生:1953年 生於臺灣 南投 鹿谷凍頂山下

二、 學歷:中國佛教研究院研究部、文化大學研究所

三、 皈依:1975年 皈依三寶 受五戒

四、 出家:19782月 於佛光山剃度 臺北松山寺受三壇大戒

五、 傳法:

19952月 于西藏 祖普寺 17世大寶法王賜法名 噶瑪索南多傑
1995年上海 明暘老和尚 傳臨濟42世 曹洞48世法脈
2006年美國三藩市 智海老和尚 傳天臺宗46世法脈

六、 經歷:

A 曾任:
    1.佛光山 社教處主任
    2.普門中學 總務主任
    3.男眾佛學院 教務主任、訓導主任、院長
    4.佛光山方丈助理、長老院副院長
    5.臺北普門寺、北海道場、香港佛香講堂 住持
    6.美國西來寺兼三藩市三寶寺 住持
    7.吉隆玻 鶴鳴寺 監院
    8.台中慈善寺 住持、慈善佛學院 院長
    9.中華民國佛青會 副理事長
    10.台中市八融噶舉顯密佛法學會 創辦人
    11.泰國 國際佛教大學 中文碩士班 講師
    12.台北市古蹟 北投普濟寺 第八代住持
    13.三壇大戒 開堂和尚、教授阿闍黎
    14.水陸大法會 內壇主法、正.副表和尚

B現任:
    1.花蓮 百丈山 力行禪寺 導師
    2.台北市古蹟 北投普濟寺 導師
    3.三重西安講堂 導師
    4.馬來西亞 亞庇彌陀寺 方丈和尚
    5.溫哥華 福慧寺 教授師
    6.印尼 雅加達 太平寺 教授師
    7.紐西蘭 奧克蘭 太平寺 教授師

備註:
法師顯密兼學,且善說佛法,每年巡迴多國弘法,能用國、台、英、粵語講演,足跡超過50餘國,度眾無數,深受大家歡迎與尊敬;
台灣政府曾頒予「對社教有功人員獎」。

網路道場 官方網站:www.holyocean.org.tw
YouTube 搜尋:台灣慧明法師

11-2.jpg

29.jpg

原來我以為是導遊或是志工的老者,是受人尊崇的慧明法師啊!

他對離苦得樂的解釋,真是顛覆我的想法與思維理則。此時,我也覺得羞愧萬分,將離苦得樂,自以為是的用字義解釋為「離開痛苦、得到快樂」,膚淺的質詢德高望重的法師。

31.jpg

我在網路上搜尋不到慧明法師這樣的說法,此篇文章是當時聽其言,回家記錄寫下的心得。

我對佛法沒有研究,當天慧明法師的生活禪與說法,還是頭一回聽聞,頗有「當頭棒喝」的感受,原來普濟寺創始時屬於禪宗臨濟宗妙心寺派

13-2.jpg

妙心寺派是日本禪宗流派之一,臨濟宗在中國宋代傳入日本。妙心寺派是日本臨濟宗之眾多支系(現代日本臨濟宗有十四支派)中之一派,而且也是勢力最大的一派。

臨濟宗,每以叱喝顯大機用,世有「德山棒、臨濟喝」之稱。其對參禪行者極為嚴苛,然學徒門風興隆,為我國禪宗最盛行之一派。

臨濟宗教禪學禪、接引門人時,入處十分痛快,悟後參禪撇脫。要是我們綜合各家所說的,臨濟宗風,石火電光,五雷轟頂,猶如指揮千軍萬馬之將軍,正是在說明臨濟宗風,機鋒峻烈,五逆聞雷。

所以,上述四個問題,慧明法師並未逐一答覆,他只針對我誤解「離苦得樂」之重點,對我實施當頭棒喝。

13.jpg

結語:

離苦得樂是錯誤的觀念!

慧明法師的當頭棒喝,的確讓我有所體悟。

對於離苦得樂的字義解釋,我原來的觀念與您是一樣的,即是如何離開痛苦,得到快樂。

13-1.jpg

生活禪

慧明法師用生活禪,來說明順境之樂與逆境之苦,是生活也是生命共存連結的,苦樂各佔一半,各有體會與領悟,平衡與安定才有喜樂的心。

生活禪,就是生活中要有一個禪心,有禪心就有快樂的心。體認苦樂共存的認知,您就接受當下每一個時刻,那這樣就會享受到一種光明、空靈,與純粹的美。

13-1 (2).jpg

禪心,就是以看夕陽的心情,享受美景還可以拈花微笑。生活中需要有每個人本具的禪心,即快樂的心來過塵世的生活,比如鼓勵大家用正念看待疫病,歡喜來看人生的苦樂,這樣心靈更為豐足。

13-3.jpg

靜心自處,安定情緒

唯有苦樂參半的人,才有成佛的機緣

因為想要離苦,所以人類文明會進步、靈性得以揚升。因為想要得樂,所以努力起來特別認真。

14.jpg

願所有眾生可離苦得樂

世間有那一個眾生不希望離苦得樂?

要怎樣才能離苦得樂?

覺悟了,才能離苦得樂。

a02.jfif

達賴喇嘛曾說過,如果你有正確的內心態度,不論外在的情況如何惡劣,都無法干擾你內心的寧靜。

人生如棋,沒有人能預料下一步,也沒有人能預知結局,在充滿競爭力又變化莫測的過程中,我們唯一可以掌握的就是自已的內心。

如何在逆境中,找回平靜的心。年輕人總是認為只有自已過的最苦,別人都輕鬆好賺,總是有做一行怨一行的迷思。很多人對自已擁有的幸福,卻不知道珍惜,欠缺的東西又一昧的渴求。

14-1.jpg

溫馨提示

離苦得樂是對眾生所說鼓勵與期盼的話語,不是對自已說的。面對逆境之苦之時刻,建議把生命的重心,從慾望的渴求與他人的比較,轉移到自我的突破與超越。那麼,人生這盤棋,無論是平順或險局才能泰然處之,勝負輸贏已經微不足道。

14-2.jpg

後記:

普濟寺樸實無華的百年日式建築,坐落於北投溫泉區,清靜幽雅,可以享受寧靜愉悅的感覺,這也有許多志工,遇見這位可愛的志工隊長告知,今日巧遇慧明法師真是機緣,因為法師沒有打疫苗,也不戴口罩,疫情嚴峻期間本寺不開放的。

18-1.jpg

15-2.jpg

16.jpg

17.jpg

17-1.jpg

18.jpg

21.jpg

另外,據志工陳先生告知普濟寺雖然列為直轄市定古蹟,但仍要自費支應許多開銷,來寺參訪大德可以如我,捐贈千元換取他編撰的紀錄冊乙本作為紀念。

b7.jpg

b8.jpg

b9.jpg

#普濟寺的機緣

#普濟寺慧明法師

#順境之

#逆境之苦

#離苦得樂是錯的,要共存,苦樂是連結在一起的

#平安得樂

a06.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梅哥 的頭像
    梅哥

    梅氏家族(刀之界)

    梅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