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劍文化之旅1-短刀-福岡-無銘
日本刀劍美學之旅-短刀行
日本刀劍美學融合了工藝、歷史、武士精神與自然哲學,以下是短刀的優點。
日本刀短刀(如脇差、短刀等)有很多種優點,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特點:
1. 便利性:短刀相對於長刀來說更輕便,易於攜帶,適合在狹窄空間或需要隱藏的環境使用。
2. 靈活性:短刀的長度使得使用者在近戰中更具靈活性,能夠提供強大出刀和可變角度,適合進攻和防守。
3. 多功能性:短刀不僅可以用作武器,還可以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用途,如工具、餐具等。
4. 近身作戰的優點:在近距離戰鬥中,短刀的精準性和控制性使得使用者能夠改善對手的攻擊力。
5. 文化價值:日本刀短刀在日本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通常被視為武士精神和名譽的象徵。
6. 工藝精細:許多日本短刀是由技藝超級工匠製作而成,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這些優點使得日本刀之短刀在歷史上和現代社群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短刀 福岡 無銘
福岡縣 第42096號
#福岡的刀劍傳承
• 福岡位於九州,歷史上是【黑田藩】的統治區域。黑田藩的武士文化興盛,對刀劍的需求較高。
• 九州地區曾有多個知名的刀匠流派,如:
o 肥前忠吉:以製作極為精細的刀劍聞名,尤其以肥前國(現佐賀縣)為中心。
o 筑前刀匠:筑前國(今福岡縣)曾有許多製刀流派,如「行弘」。
• 無銘短刀在九州地區較為常見,特別是戰國時代的實戰刀,可能是當地武士、浪人或商人所使用的防身武器。
• 日本刀劍美學融合了工藝、歷史、武士精神與自然哲學,所以我們來看看日本刀之旅的地圖、風景等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1. 「短刀 福岡 無銘」解析
(1) 短刀:
• 短刀是一種刀刃長度在15-30公分左右的日本刀,主要用於近身戰鬥、防身、儀式等用途。
• 短刀在戰國時代(15-16世紀)非常流行,武士通常將其作為備用武器,而女性也常攜帶短刀作為防身刀(懷刀)。
(2) 無銘:
• 「無銘」表示這把短刀上沒有刀匠銘文,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o 刀匠未刻銘文:有些刀匠(特別是江戶時代的匠人)會省略銘文,特別是一些實戰用刀或低成本製作的刀。
o 後世磨掉銘文:部分刀劍可能因為長時間使用,經過多次研磨(磨上げ),導致原本的銘文被磨損。
o 太刀改造而來:某些長刀(如太刀或打刀)因時代需求被改短為短刀,此時刀匠銘文可能因改造而消失。
(3) 福岡縣 第42096號
• 「福岡縣」:表示該刀已在日本官方的刀劍登錄系統(銃砲刀剣類登録制度)中註冊,該制度由各地方政府管理,確保刀劍的合法性與文化價值。
• 「第42096號」:該編號是福岡縣官方的登錄號碼,表明這把刀合法持有,且可被交易或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可能的歷史背景
(1) 戰國時代(15-16世紀)的用途
• 戰場備用武器:短刀常作為打刀(Katana)的輔助武器,在近身戰或刀折斷時使用。
• 女性防身武器(懷刀, Kaiken):貴族或武士階級的女性經常攜帶短刀作為防身工具。
(2) 江戶時代(17-19世紀)的可能用途
• 儀式用刀:江戶時代社會趨於穩定,短刀逐漸成為裝飾品或贈禮,甚至用於婚禮或傳承儀式。
• 庶民與商人防身武器:某些城市中的平民、商人會攜帶無銘短刀作為防身武器,特別是在江戶、京都、大阪等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收藏與價值評估
(1) 無銘刀的價值
• 歷史價值:
o 戰國時代或江戶時代的短刀,若保存良好,仍具有收藏價值,即便沒有刀匠銘文。
o 無銘短刀的價值一般比有銘刀低,但若其製作工藝精湛,仍可能具有高價值。
• 市場價值(根據狀況而定):
o 普通無銘短刀(狀況一般):50,000-250,000日圓(約350-1,500美元)。
o 工藝良好的無銘短刀(可能來自知名流派):300,000-500,000日圓(約1,500-5,000美元)。
o 特殊精美的無銘短刀(如戰國時代的高級工藝品):500,000日圓以上(約5,000美元以上)。
(2) 如何鑑定短刀的品質
1. 刀紋:
o 觀察刃紋是否為「互目亂」或「直刃」,這可能顯示製刀流派。
2. 鍛造紋理
o 紋理細緻且均勻的刀,通常出自名匠之手。
3. 刀身形狀與磨上痕跡
o 若刀身比例均衡,且有良好的研磨狀態,則更具收藏價值。
(3) 如何進一步鑑定
• NBTHK(日本美術刀劍保存協會):可提交至NBTHK鑑定,若被認定為高品質作品,將獲得「保存刀剣」「特別保存刀剣」等證書。
• NTHK(日本刀剣保存會):另一個官方鑑定機構,也能提供刀劍鑑定服務。
「福岡無銘短刀」的獨特性
#福岡短刀的特點
這把日本福岡短刀是木製刀柄,有其獨特的意義,從圖片中可以觀察到以下特徵:
1. 刀柄材質與風格
• 木製刀柄:這把刀柄似乎是天然木質(可能是紅木或櫸木),表面經過拋光處理,呈現溫潤光澤。這類木柄通常用於儀式刀或收藏刀,而非日常武士佩刀(因為戰鬥用刀通常纏有皮革或絲繩)。
• 無傳統繩纏:一般戰鬥用日本刀的刀柄會纏有絲綢或皮革,但這把刀柄沒有繩纏,顯示可能是儀式用刀(禮刀),或者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地方流派工藝。
• 裝飾:刀柄中央裝飾有金屬雕花,這種設計通常見於江戶時代的高級武士刀,或是明治、大正時期的裝飾刀劍。該裝飾可能代表家紋、宗教或吉祥圖騰。
2. 刀鐔與刀裝
• 黑色金屬環:這部分通常用於固定刀柄與刀身,黑色金屬環可能為鐵或銅合金製成,帶有黑漆塗層。
• 柄頭:刀柄末端的金屬部分帶有少量金色裝飾,這可能暗示這把刀來自一個較具裝飾性的風格,而非純粹的實戰刀。
3. 可能的來源與流派
根據這些特徵,這種刀柄可能來自以下幾種流派或地區的製刀工藝:
1. 九州流派
o 九州的肥前與筑前刀匠以精細雕刻的刀裝飾聞名,特別是在江戶時代中期至明治時期,這種風格的短刀較為常見。
o 黑田藩(福岡)及周邊地區的武士,可能會配戴這類刀作為禮儀用刀。
2. 江戶時代的工藝刀
o 這類刀柄在江戶時代後期(18-19世紀)流行,可能是武士或富裕商人訂製的裝飾刀。
3. 明治、大正時代的收藏刀
o 明治維新後(1868年),武士階級被廢除,日本刀的實戰功能減弱,許多匠人開始製作裝飾性刀劍。
o 這把刀柄可能屬於明治時代(1868-1912)或大正時代(1912-1926)製作的高級收藏刀,當時工匠經常採用金屬雕刻與木製刀柄來製作贈禮用刀。
4. 結論
這把刀柄的設計並不常見,可能來自九州(如福岡或佐賀的肥前刀派)、江戶後期的禮儀用刀,或明治、大正時代的高級收藏刀。
日本刀不僅在世界刀劍史上獨具一格,也是一種深具藝術境界的工藝品,可從科學、技藝、精神、哲理與靈魂等層面加以鑑賞。日本刀在武器上的功能性,在冶煉技術上的科學性,乃至於刀刃本身的造型和鋼材上的結晶,以及追求極致完美的精神,共同構成日本刀卓爾不群的美感。
※溫馨提示:
梅哥之前都是玩賞日本打刀長劍,因為梅莊中小寶貝逐漸成長,就開始喜愛收藏短刀,也請教許多前輩有關打刀與短刀的差異性,慢慢研究之後才明白日本刀有如此多樣化的美學概念,真是活到老學到老。
比起許多日本刀入門新手來說,梅莊是幸運有許多前輩指導與刀友經常舉辦刀聚活動,才能將日本刀之美融會貫通,在此感謝各位前輩。
圖文均得自前輩指導與網路摘要後整理而成。才疏學淺,如有不當之處請不吝指教。
※期待下次刀聚研討
參考書目與延伸閱讀:
1- 圖說日本史
2- 日本刀原理
3- 日本冷刃
4- 日本刀劍物語
5- 日本刀圖鑑
6- 大刀劍市#16
7- 武士道-解開日本人深層靈魂的鑰匙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