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鐔藝術之美3-月下梅樹(一琴初代)
【鍔】一琴(花押)月下梅樹図
尺寸:約6.1×5.3×0.25cm(耳約0.4cm)
重量:約61.3g
金工:赤銅磨地、障泥形、甲鋤毛彫、象嵌、象嵌色絵、片櫃孔、銀覆輪打返耳。
時代:江戸時代後期。
(圖3)※垂涎の名品!!
這是難得一見「船田一琴」【初代】的優秀作品。
他是金工大師後藤一乗の門人中非常有技巧的一位,學習的金工藝術技巧非常優秀,其技巧之優秀不亞於其師,青出於藍甚至超越其師的江戶時代名工。
這部作品可以說是第一代《船田一琴》的代表作,是在赤銅磨地實施梅花圖的出色鐔工藝術技巧。鐔的周圍(耳)上,精雕著三巴紋的銀覆輪,更是提高了藝術品的格調。
一琴的作品,受到以藩主等大名為首,以及當時頂級富豪的喜愛,常能看到小柄袋和短刀鐔等優秀的作品。
【一琴(いっきん)】
是江戶時代後期的金工師匠,船田庄治的名號。
他出生地是奧州出羽庄內,來到京都成為後藤一乘的門人,在江戶開業。
他使用赤銅、四分之一等色金的手工製作刀裝具。其風格以甲鋤彫や(類似鐵鍬雕)和片切毛雕、銀和金等平面鑲嵌圖案而聞名,特別是梅花的圖樣更為著名。被認為是一乘門下的卓越人才,在世界上受到很高的評價。
専用桐箱、「特別保存刀装具」鑑定書付属。
※初代和第二代作品風格相似,但第二代科技稍差。區分方法是整體風格和花押稍有不同。有鑒定書的情况下,二代的情况多像《一琴(花押)(二代)》那樣寫【二代】,沒有二代記載的可以說是第一代。
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價格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也有鑒定書上二代的文字消失了的,請注意。這部作品絕對是第一代的,鑒定書也是真品。
※特別委託品!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厳選商品です!(即決68万円)
鐔(船田一琴)初代・賞析之樂
※※【後藤一乗】門下の逸材!※※
【一琴】是江戶時代後期的金工師匠,網誌都寫他是【後藤一乗】門下優秀弟子第一位,那麼【後藤一乗】又是何許人也?
装剣金工の名匠 後藤一乗
【後藤一乗】幕末から明治初めに活躍した装剣金工。也是一位天才藝術家。他出生在一個代代承襲將軍家的家族中,在繪畫、俳諧與和歌方面表現優異,留下了許多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
後藤一乘(1791~1876)是從幕府末期到明治初期活躍的裝劍金工。
後藤家是世世代代侍奉將軍家的裝劍金工的名門,一乘在15歲時成為了其家族的戶主。
一乘從年輕開始就發揮了雕刻技藝,文政7年(1824),為光格天皇製作了一套刀裝金具而被授予法橋之稱號。嘉永4年(1851),在德川幕府的邀請下,從京都來到江戶,擔任了朝廷和幕府的御用。
1862年完成孝明天皇の御剣金具制作之後又獲得法眼之賜稱,故又名後藤法眼。
師徒作品再來對比一下!上為後藤法眼↑
↓下為一琴初代
一琴使用甲鋤彫、片切彫、平象嵌等技巧併用之作品賞析
這月下梅竹図,縁、頭是一琴的作品,上有金印銘【壱琴】。
以金光閃閃的三日月為遠景,擅長雕刻梅樹和竹子的船田一琴,與他製作的緣頭。
船田一琴義長(第一代)是庄內出身的金工,幼名庄治,在親生父親船田寬乘死後,他向與繼父熊穀義信(船田義信)學習了金工的基礎。
文政十五年他來到江戸學習金工,最終還是拜隨後藤一乗學習之後,獲得極大成就,奠定了不可撼動的金工の名声。
特別是在梅花的雕刻中,據說他是箇中翹楚,非常有具有超高的技巧,這一次將介紹這件以梅樹為主題的作品。
金屬工藝一直是裝飾工藝中的重頭戲,它華麗貴重,是從古至今,尤其是東方文化中最具皇家風範的代表。
其中雕金技法最為華麗多變,常施展於小件金器之上,或纖細或立體又或是如行雲流水般氣勢難擋,這種高超的手作工藝,即便是在現代,也無法被現代機械雕刻所替代。
日本雕金工藝也源於中國,在中國雕金又稱呼為瓚刻、鏨花和鏘花。前漢時期,雕金工藝傳入日本。一開始這種高級的工藝只得用於皇室貴族,而室町時代以後,隨着刀武裝用具的興盛,此工藝也在民間發展起來。
日本幕府時代,隨着公卿的政治權利轉向武士階級,刀劍工具作為提高武士的權威象徵,除了要有一定的裝飾性、美觀性,還要求這些外在裝飾能起到表現其地位權威、與身份相配的作用。於是匠人們更家專注於雕金工藝的琢磨,在立意與造型上進行了更加深度的鑽研,此時日本的雕金工藝已經進入了全盛時期。
日本傳統雕金,也被稱為和雕。它是利用不同形狀刀頭的雕刀,通過手掌的推動在金屬表面雕刻出各種線條和花紋的工藝。這種工藝雕刻的圖案閃爍着金屬的微光,線條講究流暢洒脫,常應用於高檔首飾與生活器具。
日本傳統雕金的製作其實與中國的鏨刻工藝基本相同,都是利用錘子不斷擊打手中的鏨子,在金具的表面勾勒出設計好的圖形。而線條的光滑度、圖案的深淺度等,則全憑工匠手中的功夫和日積累月的經驗,才能精準控制鏨刻的力度和角度。
雕金工藝其中也細分為三類——表面雕刻法,象嵌法,打出法。
表面雕刻法顧名思義,就是在金屬表面製造紋樣的技法。
而「象嵌」確非很多人誤以為的「鑲嵌」。「象嵌」是一種專門的工藝技法,這裏的「象」是指模仿,「嵌」則指嵌入。象嵌本來的意思是在一種材料中嵌入另一種材料,這些材料主要有金屬象嵌、木工象嵌、陶象嵌等。
由於象嵌一直主要用於貴族等上流階級,因此一直未被廣泛使用,直到今天也未成為主流工藝文化,最常見的雕金工藝依然是表面雕金工藝。
赤銅「磨地」雕法顧名思義,是除了主題紋飾,將金屬其餘部分一概磨平,以突顯主題的技法。
還有一種類似於浮雕的鋤雕技法,先用細線雕刻勾勒出主題紋樣,再除去圖案外圍的底式,效果顯著十分實用。
毛雕,又叫作細線雕刻。它始於奈良時代,雕出的圖案如髮絲般的纖細,適合表現海浪、雲朵等流動感強的圖形。
日本對傳統工藝傳承的重視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而對進行製作的工具也十分講究,一般匠人使用的鏨子主要有三種:金屬表面踩平整型的鏨子,用於走線勾畫圖形的鏨子,圖形刻印的鏨子。
而隨着日本近代工業崛起,也使得製作雕金工藝的工具——鏨刀的材質有了更精良的選擇,每一位雕金匠人都會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刀型的大小和角度適宜自己使用的鏨刀。對於日本匠人來說,往往是「一刀一人一生」的鐘情與專注。
【甲鋤彫と甲鋤鏨】
《甲鋤雕》是江戶時代末期刀裝金工師《船田一琴》擅長的技法,是只有近世才能看到的雕金表現。原本是毛雕,刃尖呈半月形,是用半月形的鑿子挖出金屬地面並刻出一條寬線;用金屬鏟取地面,刻出廣泛的線條,可以說是適合生動的表現一琴擅長的梅樹等的技法。
「甲鋤鏨」這種鑿子的特點是它可以像凹槽一樣雕刻。有點像是在日本刀刀身上的雕刻《樋》(鎬地與刀刃之間雕刻的細長溝渠)般的線條上,看起來似乎蘊藏著生命力。
首先,我們來談談一琴個人喜歡使用的甲鋤彫,和使用甲鋤鏨技巧説明梅樹的作品。
在梅樹圖中,這種甲鋤彫(鏨)(雕刻)起著重要的作用。甲鋤鏨與毛彫鏨都是一種不同的技巧,通常毛彫鏨的底部不像「V」,底部比較像「U」一樣圓潤,如(圖)。
因此,甲鋤鏨別名稱為「丸毛彫鏨」(圓形金工雕金技法)。 此外,在通常被誤認為是甲鋤彫雕刻的雕刻方法中也有片切彫的單切雕刻。
通過記住所用雕刻技法的形狀差異,可以輕鬆識別甲鋤彫雕刻或片切彫單切雕刻。
單般形狀非常簡單,只需將烤刀放在平切的切削刃上即可。 因此,雕刻的底面不是甲殼也不是的圓形形狀,而是像用小刀切割一樣鋒利的切口。
[悠揚輕盈的雕刻方法]
一琴の甲鋤彫の最大の特徴是「抑揚的雕刻口」和「輕盈的雕刻方法」,在不失大力輕鬆的狀況的情況下一下子雕刻出來。 這兩個特徵最能體現古梅樹幹的雕刻方式。
【一琴の甲鋤彫の特徴】
看梅樹的樹幹的話,可以認為是即興的快速的,用梅樹來表現。但是,這種雕刻法卻隱藏著一種無法從輕妙的刻口中想像出來的隱秘意圖。
仔細觀察梅樹粗樹幹的話,會發現只在樹幹部分產生陰影。朧銀本身的顏色是一樣的,為什麼會產生陰影呢?
這個疑問的背後隱藏著一琴的甲鋤雕刻所達到的獨特雕刻法的秘密。
【陰影の正体】
現在,讓我們放大梅樹樹幹地照片欣賞(圖40)。正如你所看到的,在彎曲的甲鋤雕刻的部位有無數的精細雕刻層次分明。
在照片中,由於照明比正常照明更強烈,因此色調差異似乎並不大,但實際上,這個雕刻技巧的步驟的顏色相當暗,但是有層次的立體感,讓視線無法離開。
此外,由於這種技巧只應用於樹幹部分,很明顯,一琴大師是故意只將這種差異放在這樹幹部分,營造出立體的藝術視覺美感,這樣的金工技巧真是令人讚嘆佩服不已。
(圖40)甲鋤彫部分擴大
【在思考之前動手的作法練習】
一琴的金工藝術精妙之處在於能將這甲鋤彫技巧精細雕刻的光的陰影,化作為梅樹的表情。
刻意雕琢而成的獨創性和甲鋤能自如地操控,能有效地利用它的氣勢,將充滿生命感的梅樹表現得淋漓盡致。
能修練並且表達梅樹充滿了生命感,需要踏實的重複使用技巧,學會這樣的金工技巧,一定是手比想像中還要先動,你的手在思考之前移動的愈多,重複的練習的愈多,才會有完美的結果。
船田一琴 作品欣賞
船田一琴 白衣觀音
(文化9年(1812)~文久3年(1863)
(ふなだいっきん)山形県鶴岡市 江戸時代
鍔形状:泥障形(あおりがた)。真鍮地。毛彫、象嵌、土手耳。
竪2寸9分 横2寸6分5厘 厚さ 1分3厘
白衣観音図鐔 銘一琴(花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