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95、98年式二戰日本軍刀傻傻分不清
我喜歡研究日本刀,網路上常有刀友寄軍刀照片給我研究這是甚麼刀?其中多半是長輩遺留下來不知名的刀具,俺就是秉持個好奇心之下去研究探討,把日本刀給摸個清楚而已。胡亂隨寫,專家們請勿見笑呵呵。
台灣刀友圈是小眾市場,日本刀更是小眾中的小圈圈,感覺上是寥寥無幾,社團林立。梅哥進入刀界之後覺得日本刀的學問實在是太寬廣了,是我心目中的玩刀最高殿堂,於是多看多聽多學,除了研讀網路知識之外,更是虛心請教台灣懂得日本刀的佼佼者,諸如許耀華老師、蘆洲陳家兄弟、張力偉店長、日本刀之美劉老師、紅蓮、柴犬、陳江榮等等前輩,盡力認真學習日本刀知識。
個人覺得日本刀是個深不可測的天坑,為何日本刀的價格落差這麼大?因為日本刀就是個藝術品的領域。
也正因為日本刀是個藝術品的價值與價格昂貴,品項細節繁雜,難以讓普通朋友登堂入室,梅哥就只是想把日本刀整理的簡單些讓大家增添多一點興趣。目標是淺顯的讓您看完就懂得二戰日本軍刀區別了﹗
日本軍刀,主要是指舊日本軍人佩刀,是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陸、海軍軍官、士官所佩的指揮刀。尤為突出的是1934年至1945年間日本陸、海軍軍官所佩的頗具日本傳統的指揮刀。需要注意提醒的是軍刀和武士刀是日本刀中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區別概念
武士刀是指德川幕府江戶時代之前日本武士所使用的日本刀;而軍刀指日本明治維新後西化式的軍隊所使用的日本刀。
以材質區分,武士刀按傳統製刀工序製成,用玉鋼及庖丁鐵兩種軟硬不同材質搭配而成。而軍刀的材質採用近現代工業用鋼,製刀工序也較傳統武士刀省略許多,是將現代鋼材錘打出武士刀的造型,刃口多數以人工置入油淬火而成,而武士刀是用水淬火。
因為女王不允許收藏二戰日本軍刀,因此梅哥對日本軍刀較少關注,有關94式、95式、98式等日本軍刀,總是傻傻分不清楚。這次有機會與網友討論有關日本軍刀的問題後,就設想以圖片形式大略的介紹二戰的日本軍刀歷史與如何鑑別各年式型制的軍刀,與廣大的網友分享心得,如有謬誤,尚請不吝指正。
二戰時期,日軍軍官用刀與士官用刀有何不同?
1934年之前,日軍軍官用的是一九式舊軍刀,士官用的是三二式軍刀。如下圖:
圖04 一九式軍官刀與三二式士官刀
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頒布了《廢刀令》。原來武士所擁有的武士刀基本上都被收繳。而當時的日本軍隊因為全盤西化,其戰鬥用刀也是西洋化的P字型指揮刀,主要是德國和英國的P字型指揮刀。直到1899年,日本軍隊才配發了自己的第一種制式指揮刀32式軍刀。
圖05
圖06
三二年式士官軍刀
三二式軍刀誕生於1899年,因這年是明治32年,故名。該型刀是專門為士官打造的軍刀。
圖07
32式軍刀分甲乙兩型,甲型刀長100厘米,只在刀身前部2/3處開刃,為了防止脫手,護手內還有皮質指環,這款刀專供騎兵使用,所以也稱馬刀;乙型軍刀長約90厘米,供步兵、憲兵、輜重兵使用,服役年代:1899年-1933陸軍使用。
圖08↑32式甲型和乙型↑
長城抗戰爆發後,日軍在1933年的喜峰口戰役中吃了29軍大刀隊的大虧,鬼子兵被中國大刀砍得人頭亂滾。這對於一貫迷戀白刃戰,並以此為傲的日本陸軍來說,不啻是奇恥大辱。他們在總結時認為西洋式軍刀不適合從小習練劍道的日本士兵使用,應該將軍刀恢復為適合雙手握持、有助於劍道技術發揮的日本傳統太刀樣式,於是新式軍刀在1934年,即昭和九年推出,稱為昭和軍刀,這種軍刀的型號由定型時的神武紀年命名。
圖09抗戰大刀
昭和軍刀也分軍官刀和士官刀兩種,軍官刀先後推出了94式、98式、3式三種。士官刀95式。
圖10-94軍刀
94式軍刀
94式軍刀,即1934年天皇頒行敕令後的第一款軍刀。因這年是日本神武紀年的2594年,故稱九四式軍刀。這是一款專門為軍官打制的軍刀。這款刀的主要特點,是掛刀用的掛環有兩個。
圖11↑94式、98式、3式↑
圖12陸軍九八式軍刀
98式軍刀
98式軍刀,是繼94式軍官軍刀後的第二款軍刀,於1938年、即日神武紀年的2598年定型。與94式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掛刀用吊環,已經不再是兩個,而變成了一個。
圖13九八式軍刀
圖14九八式陸軍與海軍軍刀(影像摘轉自網路用作學術說明無營利之目的,特此說明)
圖15陸軍三式軍刀
3式軍刀
3式軍刀,是繼98式軍刀的第三款軍官用刀,於公元1943年即日本神紀2603年製成。此時的日本,戰事吃緊,資源緊缺,也顧不上美觀了,因而該刀簡化了刀裝。
圖15
圖17
94式、98式軍刀的刀鞘下端,有一處裝飾用的制金屬環鑲套,稱作「責金」,3式軍刀則取消了;94式、98式軍刀的握柄尾部有一個用於拴繫刀緒的掛環,稱作「猿手」,3式軍刀並沒有,刀緒直接系在握柄尾部預留的一個孔中。
圖18猿手↑
95式軍刀(士官刀)
圖19
昭和時期的士官刀只有一種,因這款軍刀列裝於1935年,即神武紀年的2595年,所以稱95式軍刀。
這是專門為士官定製的一款軍刀,因而又俗稱「曹長刀」,用以取代三二式軍刀。與軍官刀全部用手工打造不同,95軍刀是機制刀,由工廠通過機器製造批量生產,但刀的用鋼質量並不差,刀刃異常鋒利。為節省成本,相較於94式、98式等軍官刀的華麗刀裝,95式軍刀經過了簡化。
圖20
94式、98式等軍官刀,其刀柄是以珠粒細密的沙魚皮包裹,沙魚皮外再以絲帶編織纏繞,純手工製作,握持手感非常好。
95式士官軍刀的刀柄則是由工廠仿照軍官軍刀刀柄的花紋樣式用金屬統一軋製成型的。95軍刀其刀扣是在刀柄正上方,刀條為機械壓製,大量生產品,柄有銅柄、鋁柄和木柄‥等
圖25 95式機制刀柄
隨著戰爭進程越來越不利,日本資源也越來越匱乏,該刀的刀柄在戰爭前後期是不同的。起初是用銅製,後來銅緊缺了,便改用鋁製,後來鋁也緊缺了,就用木製。
圖26
圖27-28
圖29越來越簡陋的95式
由於日本武士一向重視刀裝的華麗,還特別看重手工鍛打時刀身上形成的紋理,因此批量生產的機制95式軍刀被認為毫無美感,所以95式軍刀在日軍中被戲稱為「鐵棒」。
95式士官刀與九四式、九八式軍官刀最大的不同在於95式刀身上有血槽,而軍官刀沒有;95式的刀鞘是鐵製的,而軍官刀的刀鞘是木製外裹鯊魚皮。
圖30 由上至下,依次為九四式、九八式、三式軍官軍刀和九五式士官軍刀
日本軍刀按刀裝的不同,還可用來識別軍人的軍銜。
繫在刀柄後方部件「猿手」上的刀緒是日本軍刀重要的飾物,絲帶內側的色彩,以金、紅、藍為區分,分別標誌將、佐、尉軍階。
為了方便佩帶和使用,軍官們一般把刀緒用兩道皮扣扣在軍刀握柄之上。
圖31刀緒之官階
目前在台灣許多刀友比較注意與喜愛二戰日本軍刀多半是陸軍軍官刀,也就是廣為流通的98式軍刀,俺老是搞不清楚94、95、98年式的軍刀如何分辨?
藉著與刀友研討二戰日本軍刀的好壞優劣鑑賞,今天總算是自已搞清楚了狀況,若是寫的不夠清楚與錯誤之處,還請前輩們給提個醒,指正錯誤之處。梅莊刀劍絕大多數的刀劍文章都只是寫給自已對日本刀多些了解。
二戰時期日軍陸軍、海軍、陸軍搭乘員軍官用刀
94/98式 舊日本陸軍軍刀採用傳統「陣太刀」的形式,刀柄亦如日本刀傳統裝飾用珠粒細密的白色鮫魚皮包裹(戰爭後期亦有牛皮、塑料等多種)。刀柄兩側卷綾(絲帶)下有日本刀特有的「目貫」、為三朵並聯的櫻花(亦有櫻花+族徽等)。
圖33-34
圖35-37
圖38海軍刀
標準的海軍軍刀
值得一說的是在日本戰爭末期物資匱乏,陸軍軍刀的質量大幅度下降,而海軍軍刀的質量相比沒有太大的下降,基本和前期一樣,只是刀鞘更多變成單純的黑漆塗層,金屬物件被減少一二而已。刀柄的目貫為金色三連櫻,刀柄同樣為黑色的鮫魚皮包裹。海軍軍刀也同樣有少見的類型,很多是特別訂製的。如下圖是一款特別的海軍軍刀,刀鞘是非常少見的棕黃色。
圖38海軍刀
圖39海軍刀
海軍刀鐔為堅丸形即橢圓形,不透空,刀鞘為黑色鮫魚皮包裹雙掛環。日本海軍軍刀拔刀時刀鞘並沒有鎖,不像98,94式軍刀要按下按鈕才可以拔出刀身。
空軍軍刀
日軍當時沒有獨立的空軍,航空兵分屬陸、海軍,因而飛行軍官的軍刀與所隸屬軍種的軍刀相同
陸軍搭乘員制式軍刀
圖41
圖40
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搭乘員都佩戴這樣的短軍刀,許多飛行員繼續保留長刀的佩戴,短軍刀是特別訂製的,並沒有普遍普及。短軍刀的攜帶效果不如長刀有觀賞性,部分軍官選擇短刀配長刀鞘。
重點提示:
- 以上九四式、九八式、三式和九五式軍刀,因都誕生於昭和年間,故又被後人統稱作「昭和刀」。
- 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前夕,日本為了做好戰爭準備,開展了《軍刀報國》運動,因為《廢刀令》而收繳的大量的傳統鍛造方法打造的日本武士刀拆去舊刀裝,裝上新的制式刀裝,成為了94式軍官刀。
- 從收藏的角度來看,94式軍刀比32、95式軍刀要有收藏價值,是因為有些94軍刀的刀條是日本傳統的古法鍛造而成。
- 目前坊間流通的軍刀多為九八式,九四式與戰爭末期的三式軍刀數量比較少,九五式為士官用刀,戰爭末期的品質更差,收藏的刀友比較少。
- 日軍軍官和士官為保護軍刀,用牛皮包裹刀鞘,縫製精細。軍官的「將校軍刀」是自費購置。
- 除軍刀外裝有制式規定之外( 陸軍刀裝有鐔透空、刀柄卷綾在近「猿手」處打結,及鐔不透空、刀柄卷綾通過「猿手」打結兩種,而前者居多) ,刀身可自己選配。
下一篇【靖國刀】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