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的重要性
今天受教於許耀華老師對日本刀的講解之後,梅莊真是茅塞頓開,心中疑問豁然開朗,主因是我向老師請教【刀尖是否為鑑賞日本刀之必要之一環】?
當場被許老師打槍好好賜教了一頓﹗會長這些年您還是沒有進步啊﹗
嚇的我趕緊掏出紙筆,默默地摘記老師論述,返家後半夜躺在床上,枕被上思考老師言語,突然跳起來再度拿起筆記本整理資料,這動作可把女王給嚇了一大跳!
連忙解釋,我要將晚上許老師教誨摘要重新整理寫下來,是怕老人容易健忘,不連夜寫完心思不定、夜不成眠。
【鋒芒】是啥意思?
日本刀優劣的評鑑方法,就是看刀尖(切先與鋩子),許耀華老師接著解釋說道,武士在格鬥之時,兩者對立拔刀對峙、刀尖相向,注意力就是集中在刀尖,如下附圖。
【鋒、芒】
在日本刀專業術語而言,鋒與芒是兩個不同的解釋。【鋒】指的是刀刃,【芒】指的是刀尖,而在中文鋒芒是連在一起的名詞,沒有日本刀專業術語適當的解釋。
嗯…..這一段話,梅哥是頭一遭聽聞,似懂非懂。睡不著就只好弄清楚些安心﹗
我們平常只聽過上述形容詞,此番聽學,還真的不解其意,連忙去查字典看看。
◎鋒芒
在漢典的解釋為:
(1)刀劍的尖端或刃部。如鋒芒所向。
(2) 比喻才幹、銳氣。形容人才如鋒芒畢露、鋒芒逼人。
百度百科
鋒芒(漢語詞彙)
本意:鋒利的刺。
釋義:
1、刀劍等銳器的刃口和尖端。
2、借指事物的尖端或突起部分。
3、指書畫的筆鋒。
4、比喻銳利的氣勢。
5、指氣勢銳利。
6、比喻細微。
7、比喻言詞的尖利。
以上是中文的解釋,詳查之後,梅莊閉塞的心思,頓時豁然了悟。
平心而論我們平常使用這些詞句時,多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受教了﹗
接下來我們看看日本刀的鋒芒解釋
日本刀刃(刀身)的各部位名稱 (網路)
鋒芒
鋒(切先)+鋩子(帽子)
首先從刀尖開始。一般武士刀這個部位叫做切先,是刀刃前端弧度較大的一小段區域。無論是斬下或刺擊都是有效打擊範圍的最前端,扮演非常重要的腳色。
而切先也有分種類,如下圖所示。
鋒/切先的種類
刀尖在日語稱為切先或鋒(きっさき,Kissaki)也就是刀鋒的意思。刀尖與刀身的分界線稱為橫手(よこて,Yokote)。
有別於世界各地的刀劍制法,日本刀的切先和刀身其他部分各有獨立的鍛煉步驟,一絲不苟。不同的時代,又各種不同的切先設計。
觀察切先的形狀,就可以對刀劍的生產年份作出初步的估計。具體有大切先,中切先,小切先,豬首切先等。
看完了切先/鋒
我們再來看看帽子/鋩子
【帽子的種類】
帽子(ぼうし,Boushi),又稱鋩子,指的是刀最前端的《切先》部分的《刃文》,這個部分的大小形狀,以及燒製的刃紋等都能明顯表現出個個不同的刀工和不同時代的特徵,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鑑別部位。
帽子的燒刃形狀裡有很多種類。刀工鍛造切先的時候,鋼材處於高溫狀態。焠火後《鎬》的部分遇冷收縮,《刃》的晶體卻會彭脹,所以《帽子》會向《棟》的方向返縮。
返縮的程度以《深淺》來形容,較深的形容為深(ふかい,Fukai),較淺的而帶有急異的收勢則形容為堅止(かたくとめる,Katakutomeru)。此外,較大的稱為大丸(おおまる,Oomaru),返縮弧度較少的則稱為小丸(こまる,Komaru)。
帽子有以下各種名稱:
- 掃掛(はきかけ,Hakikake), 形狀有如被掃帚擦過的痕跡。
- 亂込(みだれこみ,Midarekomi),帽子如亂刃。
- 燒詰(やきつめ,Yakitsume),因為焠火縮脹而向後返縮。
- 地藏(じぞう,Jizou),頂端渾圓,形似地藏菩薩。
- 火焰(かえん,Kaen),形如火焰。
- 尖(とがり,Togari),頂端呈尖形。
重點結論:
- 學習日本刀知識,真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別怕殿堂太高、太精深,以梅莊這把年紀而言,活到老學到老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呵呵!
-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群人快樂玩刀、玩刀快樂,才是夢想實現。
- 因為梅莊如同許多愛刀人士一樣沒有學習過居合道、拔刀道等等,對武士刀實用性欠缺手感,僅能從前輩處得知與學習經驗。但是每有領悟時,那股痛快感就想浮一大白,開心呀!
- 感謝諸位前輩教導,時至今日梅莊這才了解【鋒芒】的字義,也才知道鋒與鋩在日本刀是兩回事。
- 許耀華老師今日指導太多了,梅莊整理資訊後在慢慢逐一分享。但這僅是梅莊個人自已的看法,尚祈前輩高手們多多指教。
- 開心分享日本刀心得,同好們,來!! 吼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