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基礎-5 樋的種類
接觸日本刀久了之後,才會發現一些細微不同之處,舉例來說,之前我總以為日本刀的刀刃只有兩種款式,一種是有血槽,一種沒有。懂刀人士聽聞之後肯定笑翻天,可是有許多新進刀友應該都會經歷過這個錯誤觀念的初始階段。
剛開始玩刀的朋友,多半是從軍用刺刀開始進入刀的世界,所以都知道軍刺上面是有條血槽的,如附圖。
血槽(Blood Groove),又稱凹槽(Fuller)指位於劍脊或刀面,與刀背平行的一個或多個凹槽。它的功用是減輕刀子重量、調整刀劍重心、減少鋼材的同時維持刀子強度、保持刀鋒鋒利。
甚麼是樋?
軍刺上面的凹槽是【血槽】,日本刀上的凹槽有個專有名詞稱謂【樋】。樋同樣指的是刀刃身上的凹槽,這種槽是透過刮削製作出來的,因為有獨特的美感使得許多刀劍愛好者特別喜歡帶樋的刀劍。但很多人並不知道,日本刀為什麼會有樋,又有多少種類呢,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樋的種類。
下圖是有樋與無樋的對照圖↓
樋的作用
追根溯源,並沒有很明確的史料能直接說明,樋的作用到底是什麼,成為定論的有「為了不降低刀身的強度而減輕刀身重量」、「為了改善外觀」、「為了容易發出斬切時的風切聲」三種功用。
【在不降低刀身強度的情況下減輕刀身重量】
個人覺得應該是減輕刀身重量、調整刀劍重心、同時開樋的大小部位還需要維持刀刃強度,刀匠才會費心力逐步去刮削鎬地去開槽,曾經有刀友經過砍切實驗證明,沒有開過樋的刀刃強度絕對超過開樋的刀。
【外觀改善】
帶有樋的刀從視覺上看,比較纖細。此外,沿著刀身的曲線削出的樋,能更好地襯托日本刀特有的曲線美,因此從鑑賞的角度去看,很多愛刀家都會喜歡帶樋的刀劍。
【容易發出風切聲】
日本刀給人的印像是,揮刀時會發出「呼」的輕快的風切聲,但實際上這種風切聲透過樋是比較容易發出的。沒有樋的刀也能發出這種風切聲,但就需要揮刀者有著相當的技術、速度和正確的角度。這種風切聲聽著頗為悅耳,但是其作用並不是為了好聽。在武士以性命相爭的古代,武士揮刀時產生的風切聲,在與敵人對峙的過程中能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
【樋的缺點】
雖然樋的好處很多,但實際上也存在不利之處。那就是保養起來很麻煩。樋因有「血流」的別名而出名,這是根據被斬斷的對方的血在樋中流動的樣子得來的。刀身如果髒了,不馬上保養的話會生鏽。如果只是附著在表面上的話,可以用布或紙擦拭乾淨,但是如果進入到槽的深處,清理污漬是非常麻煩的。因此,為了省去保養的麻煩,有時也會為樋塗上朱漆。另外,帶樋的刀相比起沒有樋的刀,還有在修復上的困難點。例如,在刀身彎曲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樋的話,可以透過專業的研磨、調整技術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但是如果是帶有樋的話,樋內容易發生扭曲,很難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因此,在居合術等刀在斬切中有可能發生彎曲練習中,建議使用沒有樋的刀。
2023/09/19在淡水許耀華老師家中有幸見到類似下列名槍,匆促之間忘了拍照,這也是有樋在正中央,樋因有「血流」的別名而出名,戰爭期間,敵對一方的血在樋中流動,不馬上保養的話會生鏽。如果進入到槽的深處,清理污漬是非常麻煩的,為了省去保養的困擾,有時也會為樋塗上朱漆,如下圖。
另外,前輩永鴻兄告知,樋塗紅漆還有一種含意就是,紅色代表神社的鳥居。也有為持有者祈福的意思。
日本刀,又稱武士刀、東洋劍,依據形狀、尺寸分為太刀、打刀(刀)、脇差(脇指)、小太刀、短刀等。廣義上還包括長卷、薙刀、劍、槍等。
另外日本對於刀劍不做區別,不論彎型直型均可稱作刀或劍,與中國的分類大不相同。無論各型刀劍,都有樋的造型,在這裡簡單的就日刀樋的種類做個簡單介紹,分享心得。
樋的種類-1棒樋
棒樋
棒樋就是在鎬地沿著刀身曲線的一條樋,這是在日本刀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在鎬造刀上一般與鎬地的寬度相當,在平造刀的刀身上,樋的寬度一般要占到刀身幅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棒樋在刀和太刀上通常是為了減輕重量,短刀上的棒樋通常是為了起裝飾作用。
樋的種類-2添樋
添樋指的是沿著樋的一條細細的樋。
刀銘美濃守藤原政常(花押)
美濃守藤原政常是安土桃山時代到江戶時代初期在美濃國(現在的岐阜縣南部)活動的刀工。政常是「德川禦三家」之一的「尾張德川家」的刀工,以短刀名手而聞名。除了短刀之外,還製作了薙刀和槍等,另外據說打刀非常少,本刀是政常親自製作的作品中特別珍貴的一把。
小太刀銘長光
這把是鎌倉時代後期活躍在備前國(現在的岡山縣東部)的刀工「長船長光」製作的小太刀。長船長光是備前「長船派」代表的刀工,在銘作數是同時代活躍的刀工中首屈一指的。另外,本刀的樋延伸到刀莖的中段,這種狀態的樋叫做「撓流」。
樋的種類-3連樋
連樋是添樋的一種變形,沿著小鎬筋有一段延伸,雖然看上去與添樋相似,但是能很明顯看出長於添樋。
太刀銘吉用
這把是鎌倉時代中期在備前國活動的刀工「吉用」製作的太刀。吉用是「福岡一文字派」的刀工,其特徵是杢目肌的地鐵中混有獨特的「吉用肌」。
樋的種類-4二筋樋
二筋樋是指兩條粗細相同,平行的細樋。
刀無銘貞宗
這把是鎌倉時代末期至南北朝時代在相模國(現在的神奈川縣)活動的刀工「貞宗」製作的打刀,本刀是從德川將軍家傳到尾張德川家的一把由來已久的打刀。
樋的種類-5腰樋
腰樋是靠近刀莖的短小細樋。
短刀銘村正
這把是由室町時代到江戶時代初期在伊勢國桑名郡(現在的三重縣桑名市)活動的刀工「村正」製作的短刀。村正是因「妖刀村正」之名而聞名的刀工,同名且存在數代。說到村正,會想到打刀,但實際上製作相當數量的脅差和短刀。本刀就是其中的一把,表側雕刻有素劍,背面則是腰樋,象徵不動明王。
日本刀不僅在世界刀劍史上獨具一格,也是一種深具藝術境界的工藝品,可從科學、技藝、精神、哲理與靈魂等層面加以鑑賞。日本刀在武器上的功能性,在冶煉技術上的科學性,乃至於刀刃本身的造型和鋼材上的結晶,以及追求極致完美的精神,共同構成日本刀卓爾不群的美感。
現代日本刀匠仍完全遵循古法,進行玉鋼的打造、刀條的鍛冶,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刃文,並在精細的分工之下,結合雕師、研師和鞘師的心血結晶,才得以組裝成一把稀世藝品。
※溫馨提示:
梅莊寫這篇貼文之後,才真正搞清楚日本刀【樋的種類】有如此 多樣化的美學概念,真是活到老學到老。
比起許多日本刀入門新手來說,梅莊是幸運有許多前輩指導與刀友經常舉辦刀聚活動,才能將日本刀之美融會貫通,在此感謝各位前輩。
圖文均得自前輩指導與網路摘要後整理而成。才疏學淺,如有不當之處請不吝指教。
※期待刀聚研討
下一篇:日本刀劍研師的流派與特徵(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