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與溫州街

在溫州街到青田街這一帶,有許多被指定為歷史建物的名人故居,包括馬廷英故居(青田七六)、雲和街梁實秋故居、溫州街的殷海光故居等等。【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老宅藏身在和平東路一段、溫州街的人文巷弄,附近有殷海光故居、俞大維故居等,整修後藝術人文氣息濃厚。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這座建築建於日據時期,昭和6年(1931),台北市文化局在101年審議通過,登錄為歷史建物,定名為台灣大學公共宿舍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溫州街大院子位於前台北帝國大學(今國立台灣大學 )與前台灣總督府高等學校(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近,溫州街22巷內,地址卻是屬於和平東路一段248(請參閱下圖)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以前溫州街30巷是早期兵工學校的軍營眷村,靠泰順街的是軍營大廚房。也就是30巷到38(現已拆除改建為辛亥路一段),形成一個凹字型的中間大廣場,我們習稱【大廚房】。

許多年輕朋友可能不知道,現在的新生南路就是早期瑠公圳,沿著上面地圖的紅線區域,從新生南路瑠公圳,到和平東路,接到羅斯福路,溫州街貫穿其中,這【一帶一路】全都是我們年少輕狂時期的地盤啊﹗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溫州街大院子

溫州街位於羅斯福路、和平東路與新生南路的交叉中心點,由於地緣關係,使得過去的溫州街成為許多學者教授的住所,他們大都住在日式房舍裡,讓溫州街更增添幾許古典幽雅的氣息。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修舊如舊 大院依舊

大院子位於大安區和平東路巷內,溫州街22巷鄰近殷海光故居,屬於台大管理的日式宿舍群。前身為台大宿舍現已作為藝文場所及景觀餐廳對外營業,庭院植物茂盛,日式房舍經過整修,修舊如舊,依然保有原初的風貌。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餐廳是被綠意包圍的森林系玻璃屋,燈光美氣氛佳,座落在溫州街靜謐的巷子裡,這是一棟被綠意環繞的老屋,門口碩大的麵包樹是童年玩趣最強烈的記憶。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交通便利,平日裡停車方便可至溫州街30巷之收費停車場,假日可搭乘捷運至台電大樓站,步行約10分鐘抵達。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除了優雅嫻靜的景觀餐廳之外,還搭配了藝術美學展覽,保證讓妳身心靈洗滌放鬆心情,享受這美妙的午後時光。首波展出鄭麗雲的畫作,門票100元或餐廳消費達120元以上憑發票免費參觀。建議點杯咖啡加甜點最是划算,可以達到消費標準又能享受玻璃屋餐廳的典雅氛圍。不必走遠就能在市中心遇見森林系玻璃屋,讓人煩躁的思緒有個沉澱的地方。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鄭麗雲特展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鄭麗雲老師是旅美畫家,油畫創作避開了過去觀眾較為習慣的堆疊方式,藉由刮除顏料產生一條條留白的線條,反而突顯畫作的立體感與圖面的空間感,形成別具風格的減法藝術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順著這些線條的流動,不難發現每一段線條都是一條線索,引領觀者感受藝術家幽微的思緒。在鄭麗雲的巧手下,線條被重複的編織,逐漸形成畫面的圖樣,化成地、氣、水、火等四種被西方哲學視為構成宇宙的基本元素。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她的線條從無到有,幾乎像是有著自己的意志一般,在整個畫面恣意生長,有如道家思想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的哲學思辨;而透過線條的長短、方向、粗細以及色彩變化,不僅讓她的作品顯得豐富可觀,同時也兼容了東西文化的哲學思想,形成特殊的宇宙觀。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她創作元素以水、火、地、氣為主,其中海水流動與花卉題材深受收藏家喜愛,展期到10812月底,趕緊來欣賞精彩的作品吧。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溫州街大廚房

看完了大院子的庭園深深與藝術美學之後,不免藉此懷舊思念起溫州街幼年童趣生活的點點滴滴,當年溫州街的大院子就像其他台大教職員宿舍一樣,全都是以矮牆或是樹叢當圍籬的日式木屋,我們幾個小孩,每每輕鬆翻牆而過,或是摘取芭樂果,或是遊戲於庭院之中,還在無人居住的日式屋內扮鬼嚇人,回憶起來樂趣無窮。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溫州街對我來說就是夢裡江南,是鄉愁也是一種思念。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1930年大院子興建。1948年大哥梅貴雲南出生。

1949年梅家搬遷至溫州街38巷大廚房。1952年大姊玉明出生。

1954年梅源出生在溫州街1956年玉瑄出生。

1974年溫州街38巷拆除改建辛亥路一段。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溫州街大廚房之昨日、今日、明日

日治時期,溫州街、青田街一帶稱為東門町,是台北帝大的教職員宿舍區,又被稱為大學宅地。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溫州街的人文巷弄,旁邊雲和街有梁實秋故居,附近有殷海光故居、俞大維故居等,現有大院子整修後藝術人文氣息濃厚。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雲和街梁實秋故居)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溫州街俞大維故居)

其實這棟日式宿舍大有來歷,它興建於1930年代,第一任的屋主是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部長世良壽男。

1950年台大校長傅斯年過世,夫人俞大綵搬進世良壽男曾住過的這棟房舍。

1954年俞大綵的哥哥時任國防部長的俞大維搬來同住,在此居住達20多年。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國防部長俞大維住在溫州街的日子,國防部特別徵調一個憲兵班,進駐在溫州街30巷內的軍營內,24小時輪班駐守在俞大維宅前的衛哨內。

 

 

1958年我才三歲多的時候就已經記憶鮮明,記得很清楚,因為憲兵班鄰近我家,媽媽兼差幫忙縫補軍服,整個憲兵班都很熟識,我年幼時調皮搗蛋很愛打架,每次經過憲兵班時候,都會調侃我說:小梅貴今天打不打架啊?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上圖就是溫州街38巷底我家門前,左後門檻上是我媽,旁邊就是駐守憲兵班的龔高峰上士,前排左一我姊玉明,中間是我家的幫傭阿珠,右為我妹玉瑄。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俞大維(1897-1993),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人,母親曾廣珊是曾國藩的孫女。他在學習上是一個天才,3年拿到哈佛博士學位。1932年,俞大維回國。1933年,他擔任兵工署陸軍中將,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曾任交通部部長、國防部部長等職,在國防部長任內發生一江山島戰役、大陳島撤退、八二三砲戰等重大事件。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1950年代兩岸情勢緊張,1958年金門爆發八二三炮戰,俞大維擬定戰略,在金門坐鎮指輝,自己也因砲擊而受傷。現在大部分的台灣人可能已經遺忘,甚至不知道俞大維是誰,但學者認為保存這棟房舍,對了解當年冷戰時期的歷史,還是具有相當的意義。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棟房舍還有另一段有趣的歷史。原來俞大維的弟弟俞大綱是文化大學戲劇系的創立者,是台灣現代戲劇的先驅,也是蔣勳、郭小莊、林懷民等人的老師,當時就常常在俞大維的溫州街住所聚會。因為這一段因緣,當老屋面臨拆毀,建築師陳勤忠決定發起搶救連署時,藝文界人士可說是一呼百應,包括白先勇、蔣勳、林懷民等都加入連署。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溫州街大廚房之今日往昔

正在撰寫此篇之時,溫州街的何承翰有事打電話來,我告知正在寫大院子的故事,閒聊之時想到除了我們這幾個曾經住過大廚房的四、五年級生有著濃郁的思鄉感情之外,沒有年輕人會在關注這些的。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不如趁著介紹老屋新建的大院子景觀餐廳,可以吸引年輕人之外,趕緊趁著些許的記憶力,讓第三代了解我們四年級生這一代的故事。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常有人問我你住那個眷村

還真是一下詞窮以對,溫州街大廚房是屬於那個眷村呢

溫州街的軍營隸屬於國防部兵工學校,上面那張照片是父母親梅萍與馬桂英,民國49年在溫州街38巷前拍攝的照片。

背景就是矗立在廣場的四棟綠色軍營其中之一,竹籬笆外面就是溫州街,對面原是憲兵司令部,後來搬遷到民族東路現址。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接著鏡頭移向左邊,老媽與徐媽在廣場合照時,陸續已經有更多的軍營有人居住了,等到大哥梅貴的照片,軍營已經演變成磚房了。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俞大維官舍的駐守憲兵連,以前就在大哥照片的右手邊營房內(我家前面)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五十年代,老媽、余媽與大姊玉明,以及玉瑄妹在溫州街大哥梅貴的吉普車前面拍照紀念。

大哥梅貴在大陸雲南出生長我七歲,高中畢業進入陸軍官校專修班13期,畢業分派在中壢陸軍通信營,已經有座車每周休假時開回溫州街停放路邊。

有一次,半夜羅斯福路憲兵隊電話通知大哥去憲兵隊領車,原來吉普車停放在路旁之時,被鄰居小國及張家小孩給偷偷開出去遊玩,被憲兵隊給抓了

這也是當年的樂趣事件之一,但是留有照片就會加深記憶。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接著鏡頭一轉,溫州街38巷前面廣場已經被圍牆給分隔開了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60年代玉瑄妹攝於溫州街38巷我家門前。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溫州街38巷底我家後面,原就是新生南路【瑠公圳】的支流,小溪從溫州街46巷前方聖臨家小橋前,流經38巷、30巷,小溪對面就是泰順街,爸媽與幾位廣東同鄉站在小溪前拍照,後面的小木橋就是包媽媽家,右邊隔鄰張家,在過去就是我家。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哥與玉瑄妹都曾在泰順街這頭拍過照片。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瑠公圳】流經過的支流,到了溫州街30巷底,進入地下水溝通到,這頭也變成死巷子(現在又打通了,請看下圖),巷子那頭已經是雲和街了,上面住的是楊媽媽家。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這兩張照片是當年溫州街眷村喝喜酒之時拍照的,左一梅媽媽、玉瑄,楊家姊妹,右一是玉明姊。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左一38巷王月娥她媽、包媽媽、我媽、玉瑄、楊家姊妹、玉明姊。

岳盧新村【溫州街分村】

常有人問我你住那個眷村

還真是一下詞窮以對,溫州街大廚房是屬於那個眷村呢

這還真是一段有趣的歷史,從以上圖文介紹得知,溫州街這個自然形成的眷村,倒底有眷村名字嗎

原來這些兵工學校所屬的軍營,都是屬於國防部列管,為了配合台北市都更,原住戶申請證明是屬於公地自建,並附兵工學校證明書,一些老住戶名冊也附上做個紀念。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民國62年我進入海軍官校就讀,當年我家還住在溫州街38巷,與30巷的小夥在廣場前拍照,背景圍牆還是憲兵司令部的三根旗桿。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民國97年溫州街懷舊之旅,溫州街30巷還存在,如今已拆除了。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溫州街是鄉愁,也是一種思念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自民國62年我去海軍官校之後,溫州街38巷先被消失拆建為辛亥路。我們家搬遷到景美興隆路,就與溫州街老夥伴失去聯絡,隨後30巷大夥也因成長各自分飛無影無蹤。

至民國75年我調任國防部之後,常刻意回去溫州街公園懷舊,回憶從前兒時童趣、快樂時光。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直到民國八十幾年,突然接獲好友小夥電話,這才將溫州街老朋友找齊相聚,並且相約無論個人生活多忙碌,固定至少每年春節相聚一次,其餘時間大約三個月也應該聚會一次,一直到今天。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今天藉著溫州街大院子的故事,同時把溫州街大廚房的懷念也寫上一段,想說的太多,真不知道從何說起….拉拉雜雜寫了一堆,就當作給自已家人以及溫州街的好友們做個紀念吧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給我一瓢長江水  長江水

就像余光中的鄉愁,我對溫州街的思念也是永遠的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或許家人及其他朋友無法理解我心中的鄉愁與思念,掉頭一去是風吹黑髮,回首再來已是雪滿白頭。戀戀風塵這麼複雜的鄉愁與思念,有誰能懂!

【大院子】景觀餐廳-2(溫州街的故事-13)

溫州街大廚房是鄉愁,也是一種思念

小時侯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梅哥 的頭像
    梅哥

    梅氏家族(刀之界)

    梅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